小樽藝術村 OTARU ART BASE

小樽藝術村簡介

NITORI 集團創立於北海道,在當地居民的培育下,
NITORI 集團以回饋當地社區為目標,開設了小樽藝術基地。

小樽在明治初期是集散中心,自此發展成為日本主要的經濟中心之一。
小樽藝術基地利用在那個時代建造的翻新建築,包括木架石造倉庫和銀行大樓,
來收藏和展示來自日本國內外的藝術品和工藝品。

除了這些活動之外,該博物館還為保護城市的歷史建築以及延續其多樣性和創造性風貌做出了貢獻。
在此過程中,它希望將小樽的文化遺產推廣到世界各地。

The Nitori Culture Foundation代表董事 似鳥 昭雄

榮獲 第22屆小樽市都市景觀獎

花窗玻璃美術館(舊高橋倉庫)

花窗玻璃美術館(舊高橋倉庫)
舊高橋倉庫建於1923年(大正12年),是由一位知名富商兼政治家的高橋直治為儲藏穀物所建立的倉庫。
此倉庫的內緣框架是由木材製成而外牆則是由石塊堆疊而成,是種被稱為「木骨石造」的建築結構。此種結構由於具有高防火性,因此時常被運用在常發生火災的小樽倉庫建築。
外牆的石塊是在小樽近郊所採集的「小樽軟石」。
建造年份
1923年(大正12年)
構造
木骨石造2層建築
建造時的用途
倉庫
小樽市指定
歷史建築
1994年(平成6年)5月12日 指定

花窗玻璃美術館(舊荒田商會)

花窗玻璃美術館(舊荒田商會)
與舊高橋倉庫相隣的舊荒田商會,是建於1935年(昭和10年)並做為經營海運事業的荒田太吉商店的總部辦法室使用。整棟建物為正面左右對稱的木造建築,而後雖曾經翻修過,但至今在窗框等處仍保有當時完工時的樣貌。
建造年份
1935年(昭和10年)
構造
木造2層樓建築
建造時的用途
辦公室
小樽市指定
歷史建築
1994年(平成6年)5月12日 指定

舊三井銀行小樽分行

舊三井銀行小樽分行
舊三井銀行小樽分行是由當時引領日本建築界的曾禰中條建築事務所擔綱設計的,於1927年(昭和2年)竣工,並做為小樽市最後的都市銀行一直營業到2002年(平成14年)。
此建築的外牆是岡山縣北木島所產的花崗岩所構成,屋簷上有以植物圖騰為設計的裝飾。
建築構造為鋼筋混凝土結構,這是因為受到關東大地震災害的教訓,在當時所採用的最先進的耐震構造。
建造年份
1927年(昭和2年)
構造
鋼骨鐵筋混凝土結構 地下1樓至地上3樓
建造時的用途
銀行
國家指定
重要文化財產
(大樓)
2022年2月9日

似鳥美術館(舊北海道拓殖銀行小樽分行)

似鳥美術館(舊北海道拓殖銀行小樽分行)
舊北海道拓殖銀行小樽分行,是以建築家並做為營繕官僚(營建修繕)曾協助建設國會議事堂的矢橋賢吉為中心,率日本財政部大藏省營繕財局所建立而成。竣工於1923年(大正12年)。
此建築為一鋼筋混凝土結構,正面的圓柱以及營業場內的列柱令人印象深刻。
此外,如眾所皆知的,無產階級文學的代表作家小林多喜二曾在完工後的隔年於此擔任銀行職員。
至今在附近仍留存著許多同時期建造的銀行大樓,述說著小樽當時經濟的活躍。
建造年份
1923年竣工
構造
鋼筋混凝土造、樓高四層
建造時的用途
銀行
小樽市指定
歷史建築
1991年10月4日

西方藝術博物館(舊浪速倉庫)

西方藝術博物館(舊浪速倉庫)
以前的浪速倉庫是一座木架石造結構的倉庫建築,建於 1925 年(大正 14 年),也就是小樽運河竣工兩年後的運河畔。它曾是與三井物產和三菱商事並稱三大貿易公司的鈴木商店在小樽的業務之一。它是小樽市現存倉庫中的大型建築,於 2012 年被指定為小樽市指定歷史建築。
建於
1925 年 (大正 14 年)
結構
一層木架石造建築
建築時用途
倉庫
小樽市指定
歷史地標
2012年10月19日指定 (平成24年)

小樽浮世繪博物館(淺草橋小樽運河倉庫大樓)

小樽浮世繪博物館(淺草橋小樽運河倉庫大樓)
這座鋼架結構的辦公大樓位於小樽運河南端的 「Asakusabashi gaien」旁,是著名的攝影景點。
建於 1888 年,是 Shimizu Koki Co.
的總部大樓。考慮到景觀,大樓的設計與小樽運河沿岸的倉庫相協調。
建造年份
1997 (Heisei 9)
結構
鋼架結構,地上 4 層
建築時的用途
辦公室

設施概要

名稱
小樽藝術村 OTARU ART BASE
開設日期
2016年7月23日
地址
郵遞區號047-0031 北海道小樽市色内1丁目3-1
電話/傳真
TEL:0134-31-1033 / 傳真:0134-31-1035
董事
田中 健
營運
The Nitori Culture Foundation
PAGE TOP